找矿预测研究所

    成矿预测研究所(有色金属矿山深部资源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究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开展深部矿产资源找矿预测,促进矿集区深部找矿突破,坚持成矿理论创新与找矿预测并举的发展方针。团队负责人为所长:王玉往教授级工程师,副所长:邓小华高级工程师,团队成员包括王玉往、邓小华、龙灵利、李德东、解洪晶、郭博然、杨利亚、石煜、王燕超、王丰丰、张志超(博士后),研究生包括孙志远、周国超、何西恒、陈叙安、谷子成、薛东等。

 

 

团队负责人简介

王玉往,男,1965年生,成矿预测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71998年在日本秋田大学研修,2009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30多年来一直从事矿床地质研究及找矿预测方面工作,先后主持或以重要骨干参加科技部、地调局等科研项目20多项。目前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幔源岩浆成矿系统三维地质结构与矿体定位”课题(编号:2017YFC0601204,经费1090万元)。曾任/现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矿床地质》编委、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历年来个人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第九届银锤奖(2003);在国内地学核心期刊以及国际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第一作者6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00余篇;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作者出版专著3部。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研究、典型矿床研究及找矿预测、幔源岩浆矿床成矿作用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和影响,对内蒙古大井矿床、甘肃白银厂矿床等的找矿突破作出重要贡献。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①幔源岩浆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发现和解释了岩浆铜镍矿与钒钛磁铁矿之间的复合与过渡关系,建立了幔源岩浆矿床成矿谱系,对完善和发展岩浆成矿作用、指导谱系缺位找矿方面有重要贡献;②勘查区找矿预测研究方面,作为叶天竺教授“成矿地质体”理论研究集体的重要骨干,在成矿地质作用类型划分、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谱系研究等方面做出贡献,并建立了VMS矿床、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铬铁矿、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等5类矿床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对我国“三大原创性成矿理论之一的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翟裕生,2017)”提供了重要支撑;③内蒙古大井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提出“浆---带”模式,新增SnCu多金属资源量中型以上,直接经济价值在52亿元以上,对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的研究和找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

邓小华,男,1984年生,成矿预测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博士后出站,进入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从事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和找矿预测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地调局项目3项。目前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东天山卡拉塔格-黄山铜镍多金属矿带深部资源预测”课题(2018YFC0604006,经费 627万元)。曾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2项,有色金属科技论文奖一等奖1项以及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优秀员工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23篇,论文被SCI他引278次。曾作为客座编辑在《Ore Geol Rev》组织出版“中国钼矿”专辑。长期担任国内外矿床学期刊审稿人。围绕造山与成矿等关键科学问题,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包括:①识别了新类型的造山型钼矿,完善了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②丰富了钼矿成矿理论,解释了东秦岭北坡中生代钼成矿大爆发;③提出了古岛弧带复合叠加成矿的新模式,预测发现了叠加型金铜矿床。

成果简介

成矿预测研究所以王玉往教授级高工为团队带头人,近5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中国地调局整装勘查区/矿集区项目5项,在揭示新疆北部岩浆/热液矿床成矿机制,创新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系统理论,以及矿集区深边部找矿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一)国家973项目

1.古弧盆体系成矿规律与大型矿床成矿预测(编号 2014CB440803,经费 476 万元,起止年限2014-2018 年)

课题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课题负责为王京彬、王玉往,课题骨干包括龙灵利、邓小华、孙志远、杨利亚、毛启贵、孙燕等。

该课题取得的成果包括:①重建了早古生代火山-沉积层序,识别出东天山乃至中亚成矿域时代最老的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床,系统揭示了东天山古弧盆体系早古生代成矿作用特征,建立了成矿模式。②系统厘定了东天山古弧盆体系晚古生代构造-成矿格局,揭示了晚古生代叠加成矿规律,深化了对东天山晚古生代大规模成矿的认识。③构建了东天山古弧盆体系“弧盆转换-(叠加)成矿模式”,揭示出头苏泉-大南湖 “长寿弧”(O-C)的构造-成矿演化具有阶段性和方向性,深化了对古弧盆构造-成矿演化的认知。④根据新的认知框架,建立了找矿预测标志体系,构建了基于GIS平台的东天山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成矿规律预测和地学大数据预测相结合,科学预测了找矿靶区,为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科学预测了东天山主要类型矿床远景区5处,圈定找矿靶区5处,对其中3处重点靶区进行了勘查验证,找矿预测效果良好。⑤共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18篇。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近年来,我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5 项:

1. 新疆东部二叠纪幔源岩浆矿床成矿谱系--复合/过渡类型研究(批准号41374511,经费93万元,起止年限 2014-2017 年)

项目负责人为王玉往教授。目前项目已结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①新疆东部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复合型矿床主要形成于早二叠世,其中香山西和磁海矿床分别形成于279.2~280.1 Ma和276.2~279.1 Ma,起源于受板片流体/熔体交代的软流圈地幔源区,是后碰撞阶段板片断离引起软流圈上涌的产物。香山西岩浆型CuNi-TiFe复合成矿作用受控于同期多阶段深成相的叠加侵入作用,其中第一期岩浆作用分异演化程度极高,形成铁钛氧化物矿床;第二期岩浆为超基性,富含Ni、Cu等成矿元素,形成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磁海岩浆热液型Fe-Co矿床的形成与两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第一期形成辉长岩类等深成相,富含Cu-Ni-Co等成矿元素,为铜镍系列;第二期形成玄武岩和辉绿岩等火山-次火山岩相,富含成矿流体,为钛铁系列。玄武质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伴随了强烈的热液活动,形成了磁铁矿体,并活化迁移了铜镍系列岩石中的Co,使之叠加于磁铁矿体之上,形成磁海Fe-Co矿床。区内以牛毛泉为代表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形成于晚石炭世,锆石U-Pb年龄为314.7±0.74 Ma,起源于受板片流体/熔体交代的软流圈地幔源区,但具有较高比例的岩石圈地幔组分的加入,是后碰撞早阶段的产物。新疆东部二叠纪复合型矿床是同期多阶段幔源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在构造背景、成岩时代、地幔源区、岩体特征等方面与区域岩浆钒钛磁铁矿矿床具有显著差异,而与区域二叠纪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具亲缘关系。⑥共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EI检索刊物论文9篇。

2.东天山卡拉塔格铜矿床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研究(批准号 41572077,经费76万元,起止年限2016-2019 年)

项目负责人为邓小华博士。东天山发育复杂的长期演化的弧盆系统,但一直缺乏重要的VMS矿床。该项目拟选择卡拉塔格红海铜锌矿床和红石铜矿床,重点开展不同矿物组合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LA-ICP-MS微量元素和Fe-Cu-Zn同位素联合研究,探索不同成矿阶段硫化物元素和同位素组合差异的原因和机理,建立矿床Fe-Cu-Zn同位素示踪标志,厘定卡拉塔格早古生代铜锌矿床成因类型,建立成矿模式,为东天山寻找VMS矿床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取得的成果包括:①通过大比例填图,厘定卡拉塔格地区荒草坡群大柳沟组火山岩由玄武安山岩(>450 Ma),向凝灰岩(450–440 Ma)和英安质熔岩(440–420 Ma)演化,指示由岛弧、弧后盆地转换为岛弧的多期弧-盆转换地质与成矿过程;②通过黄铜矿铼锇、绢云母氩氩、锆石铀铅等同位素定年技术,首次精确厘定卡拉塔格红海矿床成矿年龄为440−434Ma,结合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确定其为东天山早古生代VMS型铜锌矿床;厘定红石矿床成矿年龄为440−432Ma,结合低温蚀变特征,确定其为北疆最古老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厘定玉带斑岩型矿床成矿年龄为430Ma,结合蚀变分带和热液期次,厘定其为早古生代典型斑岩型矿床;③首次在红海VMS矿床块状铜锌矿石中发现自然金和碲银矿,查明了不同矿石类型中金的赋存状态;④通过卡拉塔格红海VMS铜锌矿床铜锌同位素研究,揭示了铜锌分馏机理,利用同位素变化示踪成矿热液源区;通过红海VMS矿床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开展找矿预测研究。本项目已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6篇。

3.岩浆混合作用与新疆希勒库都克斑岩铜钼矿成矿关系研究(批准号41202064,经费 26万元,起止年限2013-2015年)

项目负责人为龙灵利博士。目前项目已结题,取得的主要成果:①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区岩浆混合作用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均一化过程。②复杂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及幔源岩浆的二次添加可能是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形成的重要机制。③混合寄主岩、成矿花岗斑岩及矿体的地质流体均属NaCl-CO2-H2O体系,成矿流体是岩浆混合过程中地质流体逐渐演化而来。④初步构建了希勒库都克矿区岩浆混合-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⑤项目在《岩石学报》、《地球化学》、《矿产勘查》、《地质学报》等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篇。

4.内蒙古翁牛特旗硐子铅锌银矿床成矿时代及物源研究(批准号: 41602101,经费26万,起止年限2017-2019年)

项目负责人为解洪晶博士。本项目选择内蒙古翁牛特旗硐子铅锌银矿床为研究对象,拟运用全岩主微量元素、黄铁矿或毒砂Re-Os同位素定年与Zn-S-Pb-Hf-O同位素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厘定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分析基底和岩浆岩与铅锌成矿之间的关系,完善对矿床成矿机理的认识,建立成矿模式,为在该区寻找相同类型的矿床提供新的思路。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5.吉林夹皮沟绿岩带~2.7Ga变质火山岩的成因及壳幔作用(批准号41802205,经费26万,起止年限2019-2021年)

项目负责人为郭博然博士。本项目拟选择吉林夹皮沟绿岩带~2.7Ga变质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岩主微量元素与Sm-Nd同位素、地质年代学、锆石Hf-O同位素研究,解剖~2.7Ga变质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岩浆作用期次、地幔源区属性、岩石成因机制与壳幔动力学过程。通过与夹皮沟绿岩带大量分布的~2.6-2.5Ga变质火山岩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与总结2.7Ga与2.6-2.5Ga两期绿岩带的岩石组合与形成机制上的差异,分析华北克拉通东北部新太古代不同时期地壳形成演化的壳幔动力学过程。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三)中国地质调查局整装勘查区/矿集区项目

1.辽宁省东部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编号12120115034001、12120115034101,经费 240万元,起止年限2014-2015年)

项目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人为王玉往教授,项目骨干包括李德东、解洪晶、石煜、周国超等。

本项目以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思想,以青城子矿集区为例,初步探索建立了矿集区找矿预测的理论体系(如自然边界等),澄清了长期争论不休的矿床成因类型,最终确定青城子矿集区铅锌金银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构建了全新的矿集区铅锌、金银矿的成矿谱系模式,以白云金矿为代表(或典型矿床)建立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对该类型矿床研究中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

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①划分出印支期双顶沟岩体具有边缘相、主体相和中心相的分带特征,并存在岩浆混合作用;②厘定了矿集区铅锌矿和金、银矿的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③识别出矿集区铅锌矿和金、银矿成矿结构面的类型主要为不同岩层的接触界面、层间破碎带、水压致裂面等;④确定了矿集区铅锌矿和金、银矿的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围岩蚀变多表现出水平分带特征,由内向外,表现为强烈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钾长石化,并且蚀变随着矿化距离增加逐渐变弱;⑤深入研究了白云金矿床成矿地质作用、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初步构建了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⑥对桃源地区的专项地质填图,重新填制了地形地质图、岩性建造图及构造纲要图,完善了对桃源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成矿模式的认识。⑦在桃源地区,获得11处较明显的激电异常区(带),并圈出铅、锌、银、钼、金、砷、铜、铋、汞、锑十种元素浓度高低不一、规模大小不等、具二级浓度级别以上的异常54个,并结合地质背景圈出8个综合异常区(带)。⑧新发现三条重要的金银铅锌矿化带,分别是荒沟地区银铅锌矿化带,车棚沟和荒甸子北山一带含矿黄铁矿化带。⑨圈定重点找矿靶区2处,并提交相应找矿勘查建议。

2.新疆哈密市卡拉塔格铜(锌)矿整装勘查区专项填图与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编号12120114081701,经费 540万元,起止年限2014-2015年)

项目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人为李月臣、邓小华,项目骨干包括陈卫、张锐、杨利亚、柯国秋、陈曦、许骏等。

本项目以块状硫化物型和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为重点,在卡拉塔格铜(锌)矿整装勘查区的梅岭、红石、红海-黄土坡等重点工作区,主要通过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研究,结合必要的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及物化探工作,构建找矿预测模型,开展找矿预测研究,强化成果应用,及时为勘查工程布置提供合理化建议。

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①首次厘定了卡拉塔格VMS矿床成矿时代为434±4 Ma,厘定了热液脉状矿床成矿时代为432±3 Ma,确定脉状铜矿与VMS型矿化属同一火山热液成矿系统,呈同期异相(志留纪)。厘清了早古生代晚期形成VMS型和斑岩型矿床,晚古生代中晚期叠加了斑岩(-矽卡岩)型矿床。②开展了卡拉塔格典型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研究,分别建立了VMS和热液脉型矿床的找矿模型,并开展了深边部找矿预测。③建立了红海块状硫化物、梅岭脉状矿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模型;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和平面重、磁、电特征,系统总结了以往见矿效果不好钻孔的原因;通过反演完成的1:1万瞬变电磁法扫面测量,转换成三维地质成果,推测了第一岩性段、第二岩性段、第三岩性段的分布范围及深部的展布情况。④通过“三位一体”和大比例尺物化探技术示范,圈定了成矿地质体,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并根据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找矿标志,在矿区及外围区域范内提出六个找矿预测靶区,即碧玉山预测区、梅岭矿区外围预测区、红海矿区东延预测区、红海东南预测区、红海矿区南延预测区、红海矿区深部预测区,并对上述预测区进行初步验证。

3.新疆哈密市卡拉塔格铜(锌)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编号121201004000150017-43、121201004000160901-66、121201004000172201-54,经费 565万元,起止年限2016-2018年)

项目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人为邓小华、李德东,项目骨干包括刘洋、王燕超、王丰丰、何西恒、王洋、张岩、陈叙安等。

本项目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往地、物、化、遥资料基础上,开展K46E008008、K46E009008、K46E009009等3个标准图幅的1:5万地质矿产调查,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型和找矿模式,开展“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提交3-6处可供后续进一步勘探开发的找矿靶区,优选3-4处重点靶区,开展大比例尺的检查工作。提交可供企业投入直接部署探矿工程的靶区。

本项目2016年度开展了高平台幅(K46E008008)1:50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新发现玉带东200余米长的孔雀石化闪长玢岩蚀变带,发现玉带(东)、东二区、红山、东二区东部等多处矿化点,编制了高平台幅建造构造图和找矿预测图;开展1:50000激电中梯测量,圈定激电异常6处,IP4经异常检查,发现了孔雀石化闪长玢岩;通过系统搜集以往资料和综合研究,结合1:10000地质草测,初步圈定了玉带、玉带东等一类找矿靶区2处、东二区等二类找矿靶区1处、红山北东、东二区西等三类找矿靶区2处。2017年度开展了红石幅(K46E009008)1:50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圈定了含矿建造范围;针对子项目2015年提交的红海东南找矿靶区开展重点检查工作,发现NW向含矿流纹斑岩蚀变带,并圈定了视充电率异常3处,经槽探揭露,见到宽3m、4m两条铜矿脉,单样最高铜品位2.21%。经过红石矿业和西拓矿业公司进一步钻孔验证,仅西拓公司矿权范围内已新增Au(333)金属量Au 3.1吨,平均品位2.59g/t;铜4500吨,平均品位0.66%;锌5000吨,平均品位2.32%,目前正在进一步勘查中,远景有望达中大型规模。

4. 辽宁省青城子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编号:DD2016005201,经费65万元,起止年限2016-2017年)

项目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人为王玉往、李德东,项目骨干包括周国超、解洪晶等。

本项目以“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思想,以青城子矿集区为例,在建立的矿集区找矿预测理论体系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确定青城子矿集区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以青城子铅锌矿床(典型矿床)建立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对指导铅锌矿床的找矿预测具有示范作用。

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系统讨论了青城子铅锌矿与金银矿的成矿系统,初步确定铅锌金银矿床为同一岩浆作用的产物;系统研究了青城子矿集区铅锌金银矿床的矿化分带,初步厘定铅锌矿床和金银矿床为同一岩浆系统内的两套成矿系统;建立了青城子矿集区铅锌金银成矿模式,构建了青城子铅锌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圈定重点找矿靶区2处,并提交相应找矿勘查建议。

5.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接触交代型富铁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项目编号:DD2016005220,经费40万元,起止年限2016-2017年)

项目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人为王玉往、解洪晶,项目骨干包括解洪晶、石煜、周国超等。

本项目在充分收集以往勘查及科研资料基础上,对齐河-禹城地区现有勘查钻孔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及编录,并对鲁西地区其他接触交代型铁矿如济南铁矿、莱芜铁矿、金岭铁矿等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采集专题样品,开展成矿地质作用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专项地质工作,建立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项目的开展,厘定了矿床的成矿地质体为矿区闪长岩,并获得其形成年龄为130.0-131.6Ma,查明了该区主要控矿构造为接触带构造与断裂构造,矿结构面有接触带+不整合面构造、接触带+溶洞构造、岩体凹部构造、捕掳体构造等,并总结了矿体特征、蚀变分带及金属矿物组成等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经过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对矿床的成矿潜力进行了预测。目前该项目已结题并完成资料汇交工作。

(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专项

1.幔源岩浆型成矿系统三维结构与矿体定位机制(课题编号2017YFC0601204,经费 1090万元,起止年限2017-2021年)

课题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人为王玉往教授,课题骨干包括解洪晶、郭博然、石煜、周国超等。

本课题以新疆北部幔源岩浆有关的岩浆型矿床(包括铜镍硫化物、钛铁氧化物、铬铁矿)成矿系统(以下简称“幔源岩浆成矿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岩浆作用过程中成矿物质的迁移和聚集机制,查明幔源岩浆成矿系统重要矿床类型的三维地质结构,提取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参数,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构建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对喀拉通克矿集区开展立体探测和地-物-化信息三维联合正反演,实现矿集区3000m“透明化”;选择有利地段开展深部矿体定位预测,产-学-研结合实现找矿突破。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有:中亚造山带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产出的构造环境与深部过程,地幔岩的部分熔融过程与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成矿系统"根部"结构与岩浆条件、成矿特征以及矿床顶/底的判别标志等。主要考核指标为:⑴揭示主要类型矿床的成矿机制,创新幔源岩浆矿床成矿系统理论;⑵建立三大类型矿床的含矿性评价标志与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地质模型;⑶集成应用大深度隐伏铜镍矿床优势勘探技术,实现喀拉通克矿集区透明化;⑷预测并提交找矿靶区1-2 处;⑸发表学术论文25 篇,其中SCI 论文20篇,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 8-10 人。

2.东天山卡拉塔格-黄山铜镍多金属矿带深部资源预测(课题编号2018YFC0604006,经费 627万元,起止年限2018-2021年)

课题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人为邓小华博士,课题骨干包括龙灵利、孙志远、杨利亚、何西恒、陈叙安、谷子成、薛东等。

本课题以东天山成矿带的卡拉塔格、土屋-延东、黄山等3 个铜多金属矿集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北方增生造山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项目三维探测和建模基础上,查明典型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补充完善东天山铜多金属矿区域成矿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集成矿集区地物化信息和深部探测数据,建立深部铜多金属矿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按照“深部结构+成矿模式+找矿模型”的预测准则,开展3000 米以浅深部资源潜力评价。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有:(1)东天山铜多金属成矿系统大宗矿产深部定位机制;(2)如何实现东天山铜多金属叠加成矿模型向深部勘查模型转换。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东天山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技术组合。主要考核指标为:(1)东天山铜多金属矿床三维地质模型3 套;(2)铜镍多金属矿深部找矿靶区2-3 个;(3)提交科研预测3341 资源量铜15 万吨,镍5 万吨;(4)发表国际SCI 论文5 篇;申请发明专利1 项,软件著作权1 项;(5)培养研究生4 名。

3.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构建与找矿靶区圈定(专题编号2018YFC0603804-6,经费 120万元,起止年限2018-2021年)

专题承担单位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负责人为李德东博士,专题骨干包括王玉往、张志超、杨利亚、周国超、石煜等。

本专题以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和五龙-四道沟金多金属矿集区为重点,对两个矿集区的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进行详细研究,提取矿体深部成矿信息;以典型矿床(主要是白云金矿、小佟家堡子金矿、五龙金矿和四道沟金矿)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和矿物蚀变特征等约束矿体空间定位的因素进行详细研究,提炼构建典型矿床深部找矿预测模型所需的关键要素,综合矿集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大比例尺的精细剖面成果,从成矿系统空间定位特征和矿体空间矿化样式配置关系角度,抽取矿体深部变化要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两个矿集区多参数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圈定找矿靶区2-3处。发表学术论文4-6篇,其中SCI论文3篇以上,培养硕博研究生2人。

 

 

2018年12月27日 14:28
浏览量:0